?“红十字救护培训进学校”是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连云港市连云区红十字会一直将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创新举措培养青少年的博爱情怀和救护培训技能。
早在2008年,连云港市文明办、连云区人民政府就按照“苏北领先、省内示范、全国一流”的建设标准,投入5000多万元改造兴建了江苏省连云港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2009年4月,经省文明办统一正式更名为“江苏省连云港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运行以来基地始终秉承“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融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磨砺和成长。
为了更好地展示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更好地宣传红十字“三救、三献”的人道救助工作职责,更好地加强青少年对红十字精神内涵的教育引导,连云港市连云区红十字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市红十字会的指导帮助下,经过积极协调和筹备,2012年下半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成红十字主题教育馆,开设红十字宣传教育课程,成为江苏省省内首家红十字主题教育展馆,用于传播国际红十字运动知识,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红十字会员和志愿者队伍。“红十字主题教育展馆”充分发挥基地平台作用,分设体验厅和展示厅两个展厅,以“博爱教育、急救培训、志愿服务”为主线,组织开展救护培训、红十字运动知识普及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校外活动,加强省内外红十字青少年的交流与合作,打造一批富有红十字特色的品牌教育活动。为进一步强化青少年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连云区红十字会联手教育部门在连云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开设了应急救护培训课程,定期给受训师生开展救护知识讲座和救护技能演练。目前,共培训学生3万余名,开展成果展示大赛2届。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博爱情怀的青少年,而且提高了中小学生自救自护的技能。
2014年,在红十字会和教育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应急救护课被纳入连云港市高中段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内容,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2014年连云港市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方案》及《2014年连云港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中均体现“参加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活动且取得合格证者方可评定B等级及以上等第”,只有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打到B级以上等级的,方可毕业与报考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这一规定将青少年素质教育尤其是救护培训技能提到了重要位置,促进了青少年救护培训的常态化。应急救护培训课程分为心肺复苏培训和创伤救护等内容,由获得国家红十字会、省红十字会专业救护培训师资格证书并有着丰富授课经验的两位老师,分四个课时教导学生掌握溺水、触电、意外创伤等基本的救护知识技能以及心肺复苏急救训练,使学生了解救护一般常识和基本技法,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器材进行骨折救护、止血包扎和心肺复苏,并能就地取材制作简易救护工具,培养青少年关爱生命、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连云区红十字会向市红十字会申请专项经费,大力支持红十字主题教育展馆建设并配备担架、夹板、心肺复苏模拟人、三角巾、绷带等培训器材,印制知识读本,实现了青少年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课程化。
基地建设以来,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省红十字会领导曾多次带队前来调研,充分肯定了素质教育基地的创新成果,这也是我们红十字会加强沟通联系,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一次有效尝试。(刘奕含 徐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