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师范学院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组织20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连云港市赣榆区宋庄镇青年支持发展中心,深入开展 “情系港城诠释爱,关爱儿童聚微茫” “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在炎炎夏日里,志愿者们以赤诚之心为当地50余名孤困儿童,勾勒出充满温暖与希望的成长画卷。
一、同吃同住:从陌生到 “家人” 的24小时陪伴
连云港赣榆区青少年发展支持中心是2023年由宋庄镇人民政府承建的重大民生项目,通过“一生一档”管理模式,为赣榆区孤困儿童提供食宿保障、课业辅导、主题教育等精细化帮扶。自项目启动,20名大学生志愿者便与孩子们开启同吃同住的生活,将宿舍打造成充满温情的“临时家庭”。
志愿者日志里,密密麻麻记录着50个孩子的独特生活习惯:其中有一个特殊的小朋友,是这里年龄最小的一位,只有幼儿园大班的年纪。逢年过节,其他小朋友都能回家,只有她还留在支持发展中心,平常志愿者们会单独关注她的生活情况。清晨六点半,志愿者准时带领孩子们进行武术锻炼;晚餐时耐心为年幼孩子打饭;深夜查寝,细心为踢被的孩子掖好被角。全天候无缝陪伴,让长期缺乏家庭关爱的孩子们逐渐卸下心防。有的孩子悄悄将珍藏的糖果塞给志愿者,有的会在志愿者深夜备课时,默默递上一杯温热的水。
二、课堂内外:用多元课程点亮成长天空
文化课上的“小突破”:志愿者针对孩子们的学业薄弱点,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语文课堂以角色扮演加深课文理解;数学用积木、弹珠等教具讲解运算;英语将单词编成欢快儿歌,让孩子们在蹦跳中轻松记忆。
科学课堂的“新启蒙”:志愿者们通过视频向小朋友们介绍各个中国特色城市和特别行政区(例如,上海,重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促进孩子们对中国疆域的认识与理解,鼓励他们多多探索世界,激发对未来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体育课上的“呐喊声”:针对孤困儿童普遍存在的怯懦心理,志愿者设计趣味体育课与系统足球训练,涵盖基础体能、技巧教学与团队协作培养,助力提升肢体协调性与团队合作能力。
美育课上的“创想力”:在美术与手工课中,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利用卡纸制作花瓶画,利用黏土制作创意手工,同时结合“红十字”理念,创作相关画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自身创意才能,同时也学习到关于红十字的精神理念。
主题教育主要与红十字挂钩:向小朋友们介绍红十字的起源和由来,以及红十字的七条基本原则,让他们认识到了红十字的主要职责与工作,并通过讲解红十字的经典运动事迹,传播人道主义思想,让小朋友们能够耳濡目染,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加入到红十字的队列中,继续传播和践行红十字精神,将爱和奉献传承延续。
心理健康的“阳光角”:“心灵驿站”内,绘画疗法、故事分享会等心理健康课程有序开展。志愿者从孩子们绘制的“我的家”中捕捉情绪信号,通过“情绪小管家”游戏,帮助他们学会识别与管理情绪。针对心理封闭的孩子,志愿者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一对一疏导,助力其敞开心扉。
劳动教育的“实践课”:院子里的小菜园成为天然课堂,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分组种植黄瓜、番茄,从翻土播种到浇水施肥全程参与。收获时节,孩子们品尝着自己种植的蔬菜,深刻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三、特别的“团聚”:以青春之力托举希望未来
此次“情系港城诠释爱,关爱儿童聚微茫”项目中,连云港师范学院志愿者以青春之名践行社会责任,以专业知识赋能儿童成长。项目充分整合高校人才与专业资源,深度融合宋庄青年支持发展中心的社会公益实践经验与资源网络,构建起生活照料+学业辅导+素质拓展+心理关怀的立体化帮扶体系。本次志愿服务不仅为孤困儿童送去了切实温暖与成长助力,更搭建起高校学生践行社会责任、实现知行合一的实践平台。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生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社会公益事业注入蓬勃青春力量,让爱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