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青春”项目18:创新教具开发与陪伴服务共促特殊儿童成长
信息来源:市红十字会 发布日期:2025-07-31 23:21:44 浏览次数:   字号:【

7月8日,连云港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音乐学院)红十字会“博爱青春”志愿服务队在连云港市馨康宝贝融合园,开展了以“数字互动教具开发与应用”为核心的创新服务。团队突破传统教具模式,将现代教育技术与特殊儿童康复需求相结合,用专业与温情的双重实践,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微信图片_20250731231746.jpg

志愿者聚焦小龄心智障碍儿童“具象化认知”“即时反馈依赖”等特点,发挥跨专业优势打造专属数字教具。学前教育专业志愿者依据康复训练目标,设计“动物家园”互动模块,滑动屏幕就能触发小动物的形象与叫声,帮助孩子建立“名称—图像—声音”的关联认知;音乐专业志愿者通过剪辑视频,把孩子们喜欢的儿歌与认知图片结合,打造多感官训练系统。为适配特殊儿童操作习惯,团队反复调试触控灵敏度直至界面响应零延迟。经过多轮调试,10余套涵盖认知启蒙、感官刺激、语言训练的数字教具最终成型。园内的特教老师试用后赞不绝口:“这些教具太适合孩子们了,既能激发兴趣,又能配合康复训练!”

下午,志愿者化身“贴心助教”融入瑞1班的训练。他们早已熟悉每个孩子的康复目标,在平衡木两侧贴彩色指引贴,陪触觉敏感的孩子从指尖开始适应触觉垫纹理。起初拘谨的孩子,在温柔陪伴中渐渐放松:有的孩子拉着志愿者触摸触觉垫,感受不同材质带来的触感;有的孩子在平衡木上摇晃,志愿者半蹲张开“安全圈”,模仿其姿势逗笑化解紧张。最热闹的“圆圈抛接”游戏里,大家随着音乐节奏传递篮球,没接住便一起笑着捡起,抛出好球就响起鼓励掌声。抛球的弧度、接球的力度、相视的笑容,在下午的阳光里交织成动人画面。

微信图片_20250731231030.jpg

此次服务让“专业创新”与“人文关怀”实现了温暖共振。数字教具不仅为特殊儿童打开了趣味认知的新窗口,更让志愿者深刻体会到,“博爱”的践行需要专业智慧的创新表达。团队将持续深耕,让创新与初心相辅相成,为特殊儿童的成长之路注入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