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青春”项目22:守护舌尖安全,摇动科学之光——童心成长的双重奏
信息来源:市红十字会 发布日期:2025-07-18 23:24:02 浏览次数:   字号:【

7月17日,连云港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赣榆区城头镇兴河村继续开展暑期“博爱青春”——“知行伴童,榆爱同兴”活动。今日的课程围绕“食品安全”与“科学实验”展开,孩子们在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与手摇发电机的制作中,既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又点燃了科学探索的热情。

微信图片_20250718231823.jpg

食品安全课堂上,志愿者给孩子们抛出一个小问题:“如果包装袋鼓起来了,里面的食物还能吃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不能!我妈妈说那是变质了!”一个小男孩抢着回答。志愿者笑着点点头,顺势向孩子们展开食品安全知识讲解:从观察食品包装的完整性、生产日期,到识别霉变、异味的危险信号,再到“五毛零食”中的添加剂危害。随后,老师设置情景演练:“如果小伙伴误食过期食品肚子疼,该怎么办?”孩子们分组讨论后,志愿者总结“催吐、送医、保留食品样本”的应急三步法,并强调“平时要养成看保质期的习惯”。

微信图片_20250718231828.jpg

微信图片_20250718231833.jpg

科学课堂上课桌变身科学实验室,螺丝刀、线圈、磁铁、LED灯泡等材料整齐排列。志愿者先举着手电筒提问:“为什么一按开关就有光?电从哪里来?”见孩子们摇头,老师拆开一个手摇发电机模型,指着内部结构解释:“磁铁旋转切割线圈时,就会产生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为加深理解,孩子们两人一组,用磁铁快速穿过闭合铜线圈,连接的小灯泡瞬间微弱闪烁。“亮了!真的能发电!”孩子们兴奋地拍手。 动手环节,志愿者分发材料包,指导孩子们组装简易手摇发电机。拧紧螺丝、固定磁铁、缠绕线圈……有的孩子因线路接反导致灯泡不亮,在志愿者引导下反复检查;有的孩子在成功点亮灯泡后,激动地加快摇动手柄,观察亮度变化。“为什么摇得越快灯越亮?”志愿者趁机科普“转速与发电量的关系”,孩子们恍然大悟。

今日的课堂,是实用知识与科学思维的生动融合。孩子们在食品安全课中练就“火眼金睛”,在科学实验里触碰能量的秘密。当手摇发电机的小灯泡亮起时,映照出的不仅是电路的光亮,更是孩子们心中被点燃的好奇之火。志愿者希望他们记住:用知识守护健康,用探索照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