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部)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省级)“博爱青春”志愿服务团队走进连云港市社会福利中心,开展 “医路同行·守护未来——急救护航,童心关怀双育计划”。针对福利院儿童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暑期安全隐患增多的情况,团队以“急救培训”为核心,通过互动教学帮助孩子们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防中暑等实用技能,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带去了一场生动实用的安全急救培训,助力他们掌握自护技能,筑牢生命防线。
理论筑基,安全知识入童心
志愿者们首先为孩子们普及基础急救知识,内容涵盖心肺复苏(CPR)、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包扎及急救包使用等,紧密结合儿童日常生活场景,如跌倒受伤、异物卡喉等常见意外,进一步加固孩子们的夏日安全屏障。成员发挥医学专业优势,将急救知识转化为儿童易懂的语言;同时通过赠送急救包、手绘手册等,让关爱持续延伸。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和互动问答,孩子们初步建立起急救意识,为后续实践操作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赋能,技能掌握更牢靠
在理论教学后,志愿者们通过情景模拟+手把手指导的方式,带领孩子们进行实操演练,让儿童体验“自救互救”,理解生命价值。在志愿者详细演示后,孩子们踊跃参与,在志愿者帮助下练习胸外按压、包扎伤口等技能,现场气氛热烈。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真正掌握“救命本领”,在危急时刻能够冷静应对。
急救包DIY,安全守护在身边
活动特别设置了急救包制作与识别环节。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认识急救包内的物品(如纱布、碘伏棉签、创可贴等),并指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孩子们在动手组装急救包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也让安全防护意识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同时结合游戏、绘画等互动形式缓解儿童心理压力,拉近距离,体现“救身亦救心”的人文理念。
守护未来,青春担当践使命
此次培训不仅填补了福利院儿童急救知识的教育空白,更响应了“健康中国2030”关于普及应急救护技能的号召,彰显了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大学生志愿者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彰显新时代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弱势儿童群体的健康安全,推动急救教育常态化,弥补资源缺口,让更多孩子受益,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撰稿/赵喆;图片/束佳宁;审核/熊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