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青春”项目22:《勤俭传美德,竹编承匠心》
信息来源:市红十字会 发布日期:2025-07-30 13:45:58 浏览次数:   字号:【

7月29日,连云港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博爱青春”活动“知行伴童,榆爱同兴”在赣榆区城头镇兴河村继续开展。为传承优良传统、感受非遗魅力,当天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勤俭节约,中国风尚”课程与“非遗课堂之竹编小船”活动,在学习中树立美德,在巧手中体验匠心。

微信图片_20250729213527.jpg

在“勤俭节约,中国风尚”课程上,,志愿者以“勤俭节约,点亮生活”为主题,从古今故事入手,层层展开讲解。“古人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咱们碗里的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哦!”志愿者结合图片,生动介绍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舌尖上的浪费”“随手关灯”等生活案例让孩子们若有所思。

随后,“勤俭小达人”分享环节中,孩子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每次都把饭菜吃完,妈妈夸我懂事”,有的讲“作业本正反面都用,这样不浪费”。当志愿者展示“一粒米的成长过程”视频时,课堂瞬间安静下来。“原来一粒米要长这么久,以后我再也不剩饭了!”一个男孩认真地说,引得周围孩子连连点头。志愿者还教大家制作“勤俭储蓄罐”,把用过的塑料瓶改造成存钱罐,“既能装零花钱,又能变废为宝!”有孩子拿着自己的作品感慨:“节约原来这么有意义!”

而孩子们期待已久的非遗课堂上,竹条与指尖的碰撞奏响传承的序曲。志愿者先讲解竹编的历史,“这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用简单的竹条能编出各种宝贝呢!”随后,大家拿起竹条,跟着志愿者学习编小船。有的专注地穿竹条,有的耐心地固定,不时传来“这个步骤我会了”“你看我编的船底”的交流声。

“我的小船有帆!”一个女孩举着作品欢呼。另一个男孩则给小船加了“护栏”,“这样里面的小人就不会掉下去啦!”当孩子们把编好的小船排成一排时,教室里满是成就感。“原来竹子这么厉害,能变成这么好看的船!”有孩子轻轻摸着船身说,眼神里满是欢喜。

微信图片_20250729213624.jpg

当天的课程以丰富的内容和实践形式,让孩子们收获满满。理论课上种下的勤俭种子,非遗课上萌发的匠心感悟,都成为暑期里珍贵的记忆。志愿者将继续设计更多优质课程,陪伴孩子们在成长中传承文化、涵养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