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而特殊儿童群体作为社会关爱的重点对象,更需要通过文化浸润与情感陪伴获得成长的力量。为此,数字商务学院“一路‘商’有你”志愿服务团队以“博爱青春”暑期社会实践为契机,围绕“传统文化+公益关爱”双主线,设计开展了皮影戏艺术探秘与绣球花灯制作两场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非遗体验、手工艺实践与温情互动,帮助福利院儿童感受文化魅力、增强动手能力,同时传递社会温暖,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为特殊儿童群体搭建了接触传统文化的桥梁,也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践行社会责任、提升综合素养的平台,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在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中的使命担当。
一、千年光影,指尖传奇——探秘皮影戏艺术
2025年6月26日,数字商务学院一路“商”有你志愿服务队前往连云港市福利院,面向特殊儿童开展“‘千年光影 指尖传奇’——探秘皮影戏艺术”——博爱青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和生动视频,向孩子们讲解皮影戏的起源与发展,展示其作为“电影始祖”的艺术价值。结合《西游记》经典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以童趣语言改编剧情,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分发简易皮影材料包,指导孩子们为唐僧师徒角色上色,并演示皮影操作技巧。孩子们在志愿者协助下,尝试用签子操控皮影,体验光影交织的奇妙效果。
活动尾声,团队向福利院赠送西游人物皮影套件,鼓励孩子们持续探索传统文化。
孩子们在互动中不仅学习了非遗知识,更通过团队协作与创意表达,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活力与温暖。
二、球映华光,灯传温情——绣球花灯制作
2025年6月29日,在总结第一次实践活动的经验后,团队再次前往连云港市福利院开展“‘绣球映华光 灯传温情’——绣球花灯制作体验”博爱青春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以“牛郎织女”传说为引,讲述花灯作为团圆象征的文化内涵,孩子们在故事中感悟传统手工艺的情感价值。志愿者们分步骤演示花灯制作方法,从折叠卡纸到粘贴骨架,耐心指导孩子们完成裁剪、拼接、装饰等环节。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在花灯上绘制小猫、兔子等图案,赋予传统技艺个性化表达。
一盏盏色彩斑斓的绣球花灯点亮活动现场,孩子们手捧作品合影留念,眼中充满成就感。
活动将文化传承与情感关怀相结合,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对传统节俗的认同感。
三、活动成效与收获
在文化传承方面,通过皮影戏和绣球花灯的制作,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了非遗文化,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魅力。活动不仅拓宽了他们的文化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情感陪伴方面,志愿者们以耐心和爱心陪伴孩子们,为他们带去了欢乐与关怀。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现出积极的态度和灿烂的笑容,这正是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在社会影响方面活动得到了福利院工作人员的高度评价,也引起了校内外的关注。通过学院公众号等平台的宣传,更多人了解了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进一步扩大了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四、结语
“博爱青春”项目以文化为舟,以爱心为桨,在特殊儿童心中播下传统美学的种子。当皮影戏的光影掠过福利院的幕布,当绣球花灯的暖意照亮孩子们的眼眸,我们见证的不仅是技艺的复苏,更是中华文化血脉在新时代的延续。数字商务学院将持续深耕文化志愿服务沃土,让博爱之青春,永远“一路‘商’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