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青春”项目40:金暖银龄,智护未来—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金融学院“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圆满完成
信息来源:市红十字会 发布日期:2025-08-24 14:55:38 浏览次数:   字号:【

为践行高校社会责任,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江苏财会职业学院金融学院以连云港市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为载体,结合学院专业特色,于2025年暑期针对银发老人与儿童两大特殊群体,组织学生深入开展了为期7天的以“金暖银龄,智护未来”为主题的线下金融防诈专题活动。活动以“走进去,走出来”为工作思路,走进宁海街道6个社区以及连云港市多个户外人群密集区,覆盖人群超400人次,切实提升了“一老一小”两大群体的金融防诈风险防范意识。

微信图片_20250824144722.jpg

一、创新宣讲,筑牢防诈“防火墙”

针对银发老人信息闭塞、对他人信任程度高、易产生孤独心态等特点,金融学院志愿服务队依托所学专业知识,设计了约30分钟的《银龄防诈必修课》宣讲课程。课程结合真实案例,剖析“保健品骗局”“投资返利陷阱”“冒充公检法诈骗”等12类高发骗局,手把手教授“四不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不点击)。课程特别设置“诈骗情景再现”环节,志愿者扮演诈骗分子与老人现场互动,通过角色反转让老人直观识别话术漏洞。针对儿童针对儿童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弱、易轻信陌生人等特点,金融学院志愿服务队创新打造“防诈小卫士”成长计划,将防诈教育融入暑期生活。志愿者团队原创制作了《西游防诈记》动画短片,以孙悟空、猪八戒等经典角色为主角,演绎“网络游戏充值陷阱”“虚假中奖信息”“冒充老师收费”等校园高发骗局。动画通过“三不原则”口诀(不透露密码、不点击链接、不轻信陌生人)传递防诈要点, 向社区儿童传授防诈知识。

微信图片_20250824144730.jpg

微信图片_20250824144735.jpg

二、寓教于乐,增强防诈互动性

为打破传统宣讲的单一模式,志愿服务队针对老年人与儿童群体特性,设计系列沉浸式互动场景,让防诈知识从“被动输入”转为“主动探索”。针对老年人学习特点,志愿者开发“防诈问题大转盘”小游戏。老人转动写有不同诈骗类型的转盘,回答正确对应防范措施,即可获得金融学院为此次活动定制的防诈帆布袋。针对儿童热爱游戏为主导方式的学习特点,志愿服务队制作了防诈套圈小游戏,将常见的儿童防诈标语(如“冬瓜黄瓜小南瓜,不要做被诈骗的傻瓜”等)图文并茂地印制在地面的标识牌上。孩子们通过投掷套圈,套中哪个标识牌,即可获得冰箱贴、文具、钥匙挂件等实用小奖品。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他们争相排队参与,在投掷的专注与答对后的欢呼雀跃中,轻松记住了“不轻信陌生人”“不随意扫码”“转账前必须和家长确认”等关键防诈要点。“这样的套圈反诈很有新意,我们确实要带着小孩子多多学习!”带孙子参与“反诈套圈”活动的张奶奶对此赞不绝口。

微信图片_20250824144749.jpg

三、户外行动,提升防诈覆盖面

为进一步扩大金融防诈知识的普及半径,志愿服务队突破社区场域限制,将宣传阵地延伸至星海湖公园、苍梧绿园等户外人群密集区,通过"定点+流动"的立体化宣传模式,实现防诈宣传从"精准滴灌"到"全面覆盖"的跃升。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搭建立"金融防诈驿站",布置好咨询台、宣传展板与道具材料。志愿者们为路过的市民发放定制矿泉水以及防诈宣传手册,市民可自愿参与"防诈知识快问快答",答对题目即可领取定制版防诈帆布袋。这种"即停即学"的模式吸引了晨练老人、带娃家长、过往游客等不同群体,两日的户外活动,发放资料共计150余份,解答咨询110余人次。"原来诈骗手段这么多变,今天的活动让我长了不少见识!"参与户外宣传的李爷爷感慨道。

本次“金暖银龄,智护未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是江苏财会职业学院金融学院学子将专业知识融入社会实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次生动诠释。活动的圆满完成,不仅有效提升了400余名服务对象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收获了如张奶奶、李爷爷等参与者的真诚赞誉,更在青年学子心中深植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一颗颗播撒下的防诈“金种子”,正在连云港的社区和公园里悄然生根发芽,为守护“银龄”幸福晚年、护航“未来”健康成长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金融安全屏障。江苏财会职业学院金融学院将以此次“博爱青春”项目为起点,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拓展服务内涵,探索更多元、长效的金融知识普及模式,让专业力量持续涌动,让金融温度温暖更多需要守护的人。

微信图片_20250824144754.jpg

微信图片_2025082414475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