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三时,赴江苏省人民医院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东海县志愿者李旭东老师,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与捐献工作,并顺利到达东海。从而东海捐献造血干细胞有了第一人。
据悉,李旭东老师是5月4日赴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东海县志愿者李旭东,在经过6天的准备后,于10日上午8:30-12:30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了干细胞采集,随着他血液的缓缓流动,他挽救一位70年代出生的女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45岁的李旭东是该县实验中学的生物老师,从教20多年来一直用爱心耕耘在教坛上,他不但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还经常参加义务献血活动。2006年他报名加入了中华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
今年3月中旬,当得知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次配型成功后,李旭东老师二话没说,就在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经过精确配型,李旭东同志不仅与一位女性白血病患者完全相同,而且是中华造血干细胞库130万志愿者中的唯一的吻合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是治愈包括白血病在内的恶性血液病、重症免疫性疾病、急性放射病的最有效办法。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四万多人患上白血病,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捐献者,绝大多数患者因得不到及时移植而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缺憾。东海县的造血干细胞的捐献队伍建设自2003年开展以来,共入库资料 1110 人。
李旭东自幼“怕针”,平时生病一般不挂针。为了能顺利完成干细胞捐献,他要求该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带他到市血站亲眼观摩捐献的现场,请相关人员讲解注意事项与捐献的过程,解除自己心中的恐怕感。
李旭东老师的妻子、儿子和亲朋好友都非常支持他的捐献行为。可他就怕老母亲知道后会影响自己,于是让单位与宣传部门给保密。但是后来老母亲还是知道了,她担心儿子身体受影响,坚决不同意儿子的捐献行为。于是,李旭东老师多次回家说服母亲,讲挽救别人生命的意义、现在医学科学和捐献造血干细胞不影响自己的身体的道理,终于取得了老母亲的同意。
据县红十字会长务副会长主任医师石宁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无损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能救助他人生命,有益于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守望相助的良好风尚。李旭东老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是东海县红十字会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在此也呼吁社会各界,有更多的人加入惠及千百万白血病患者的爱心事业当中”。
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正干在得知李旭东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后说:“李旭东老师克服了家庭与社会的种种压力,义无反顾地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的生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他敢于担当、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和服务人民、献身公益的社会责任”。
在欢迎李旭东老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现场,他手捧鲜花、面带笑容地说:“我衷心地祝愿接受捐献的白血病患者早日康复,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队伍中来。”